會議時間:95年1月16日(一)下午3時
會議地點:台北藝術大學學界科專辦公室
出席者:【北藝】魏德樂老師、陶亞倫老師、大雄、景瑞、秀慧、宗瀚、家安、BIBI
一、問題討論
1. 「放大鏡看文物」文物內容選件確認?
【決議】:技術上用中研院或是史博館的文物都是一樣的,都是36張2D圖片連續接成360環物(水平360度)。 中研院提供的2D數位圖檔格式與之前所使用的史博館的唐三彩相同,皆能匯入V.R.Tool做360度環物,環物數位圖檔皆已備妥,目前待確認要使用哪邊的文物。基於文物之知名度、內容精彩度、單位授權等種種考量,選件決定仍須再一些時間作確認。
2. 「放大鏡看文物」工作分工與時程訂定。
【決議】:將由 Eric/Pearl 來協助訂定。
3. 「放大鏡看文物」裝置形式確認。
【決議】:委請陶亞倫老師協助設計。
a. 陶老師建議整體裝置視覺與內容的風格要注意科技感和傳統文物風格之間銜接的問題。手持放大鏡外觀與裝置外殼材質也須與3D Tracker的金屬干擾問題一併考慮進去。
b. 手持放大鏡的裝置設計會以LCD的方式製作,外觀設計與實際干擾的測試請陶亞倫老師與Ray負責製作。
4. 「放大鏡看文物」互動介面確認。
【決議】:委請魏德樂老師指導宗翰、家安處理相關介面技術。
a. 文案與腳本由秀慧協助分析,定稿後交由宗翰、家安導入程式將環物放大鏡與互動提問結合。
b. 2D圖片匯入V.R.Tool做360度環物與LCD放大鏡與按鈕功能皆已測試過可行,接下來要處理將所有技術結合在一起。
註:
- 兩種技術同時執行,家安負責graphic-base的方式,以3D model+texture mapping呈現;宗翰負責image-base的方式,以類似quicktime VR呈現。
- 希望下學期開學(二月中) ,可以定案裝置設計的部份,才可以測試裝置整合的可行性。
- 整個內容和企劃腳本(或是分鏡表)最晚三月底確認,技術部份才有時間寫程式和burning testing。